一次看懂!华为Mate 30为啥“干翻苹果”!(34)

2016年6月14日 ,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 , 发表了一篇叫做《华为能否走出战略无人区》的文章 , 引用了几段任正非的发言:

“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 , 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 。 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 , 面对大流量、低延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 , 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 , 找不到方向 。 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 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 , 没有理论突破 , 没有技术突破 , 没有大量的技术累积 , 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 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 , 处在无人领航 , 无既定规则 , 无人跟随的困境 。 ” ——任正非

一方面 , 经过30余年的拼搏奋斗 , 华为距离全球科技领袖企业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但在另一方面 , 登顶之后的华为 , 应该何去何从?

高处不胜寒 。

全世界任何一家高科技企业站在那个位置上 , 面临的都是一片迷茫:

前面已经是没有路的无人区 , 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范例 , 甚至连摸着过河的石头都没一颗 , 从理论到实践全是未知数 , “前途未卜”并不是弱自己声势的气馁之词 , 只是当事人的坦诚相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