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十年:这一届的阿里公关很忙( 三 )

“要比阿里巴巴活得长”、“达摩院不会是阿里体系的达摩院,它必须代表这个世界和时代”是马云对“新达摩院”提出的期望。

抱着稳妥的态度,王坚的继任者张建锋一开始就提出“向技术要红利”。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他详细描述了自己达摩院院长、阿里巴巴CTO、阿里云智能总裁三个身份的调和关系。

“我说达摩院成立了,我们要不请一个专职的院长?马老师说,专职的研究院肯定搞不好,他希望研究院跟技术研发体系有非常强的关联。”

达摩院不仅是一个可以支持业务的研发机构,还是一个技术人才的调和、培养和激励组织。集团内技术人员的晋升,旗下公司CTO的任免,集团内部技术研发资源的协调,都由达摩院的技术小组和委员会进行评估和负责。

张建锋在跟时代财经等媒体交流时,把贝尔实验室作为反例。这所由科技巨头提供资助的研究机构,为整个硅谷的崛起奠定了基石,最终却因为体制老化、商业化受阻,遗憾的退出历史舞台。

不仅是达摩研究院,正如微软研究院、三星研究院等,世界顶级科技公司都在努力让自己的研究机构向产业化、商业化的方向落地。只有做成这件事,阿里巴巴才能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