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十 )

1. 设置行为红线

一是控制传销。

一个微信号能加满5 000个好友,不少企业利用微信的庞大社交网络形成辐射。一个多层金字塔的结构中,如果一个人发展5 000个下线,一个企业能控制的私域流量就是惊人的天文数字。

但是,微信会严格控制这种“类传销”的多层分销结构。其做法简单粗暴而有效,无论是否有入会费、拉人头、团队计酬这些特征,只要有分销层级,都不许超过两层,将出问题的可能性限制在最低。小黑裙(腾讯投资)和云集先后被处罚,都是触犯了这种平台规制的红线。

二是禁止裂变。

早在几年前,微信就曾打击过美丽说、蘑菇街等企业的诱导分享行为。2019年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又发布了一篇《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禁止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或者微信公众账号文章。裂变是2018年红极一时的“增长黑客”主张的模式,但微信已经明确了态度,不会给出这种空间。

三是打击外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