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学术研讨会近日召开:5G已来,6G并不遥远( 二 )

如同任何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刚刚起步时一样,目前业界对于6G的关注主要聚焦在基本定义、候选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

从人机物连接,到人机物灵融合

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科技部一直发挥着积极的科技领导作用,从3G、4G到5G,科技部与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联合推进了技术研发工作,在6G研发方面,科技部也将积极筹备。广泛动员产业界在发展环境、潜在需求、业务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并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以促进新一代技术在世界范围融合创新。

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北邮在今年初就接到了科技部的6G研究需求,这一任务落在了张平教授牵头的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接到任务后,张平教授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5G连接人机物,那么6G连接什么?

6G学术研讨会近日召开:5G已来,6G并不遥远

北京邮电大学 张平教授

回顾移动通信发展史,1G到4G主要解决人与人的连接,5G开创了由人与人连接的消费互联网向“人-机-物”连接的工业互联网进军的过程。展望未来,张平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智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需要不断学习,因此,当6G来临后,“人-机-物”的连接将向智慧延伸,实现“人-自然-智慧”的互动和连接,即“人机物灵”融合。而这也是本次研讨会主题确定为“6G:人·自然·智慧”的原因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