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上市426天完成3次融资,拼多多创造了一个记录,又陷入了一团迷雾( 四 )

与拼多多类似的蔚来也遭遇相似的尴尬。今年以来,蔚来遭遇了非常多的困境:从一季度开始汽车产量下滑严重,到从3月份开始的裁员潮频频,一直深受诟病。根据雪球数据显示,这家被誉为“中国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从年初至今市值已经缩水68.52%,目前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泥潭无法自拔。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拼多多也遭遇持续性的股价不振,市值曾一度缩水数亿美元。那么,为何这些看似故事讲述不错的中国概念股,在多次融资之后,反而遭遇越来越多的尴尬呢?

1.持续性烧钱让投资人无法相信其商业模式的持续性。不论蔚来还是拼多多,头顶颠覆模式的新型商业公司一直没投资人们看好,但价值兄认为,这或许是一把双刃剑——仅凭讲故事的能力,是无法让背后的投资人相信其商业价值的持续性的。拿拼多多而言,在连续多次增发债券后,换来的都是当天被投资者们抛售的现象,这表明其投资人并不看好这样的行为。拼多多增发债券是为了能够支撑起在营销和用户补贴上庞大的支出成本,而用补贴换用户的方式,其实在2015年就已经被认为遭遇难题,这才有了当时多家互联网巨头的合并,比如滴滴与快的、携程与去哪儿、58同城与赶集网等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