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狂犬病日:为什么狂犬病百分之百致死?( 二 )

世界狂犬病日:为什么狂犬病百分之百致死?

研究发现狂犬病毒毒株在不同种属的动物宿主间可能存在差异,并且一种毒株易于在特定动物宿主间传播,形成其特定毒株的病毒潜藏库。病毒跨动物种属传播相对少见,多见于以蝙蝠为宿主的狂犬病毒毒株。

当然,人具有普遍易感性。此外,狂犬病毒毒株分布可能存在地区性差异,因此接种的狂犬疫苗至少覆盖地区常见毒株,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口岸检疫使得域外罕见毒株随感染动物入侵的可能性极低。我们不否认广泛开展野生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防疫的重要价值。

除了狗、猫和蝙蝠,这些动物也能传播狂犬病毒

一般来说,能传播狂犬病的主要是一些食肉性的哺乳动物,其中风险最高的有三类动物:狗、猫和蝙蝠。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狂犬病都是由家养犬类传播的,因为不少家养犬都没有注射狂犬病的疫苗。

除了以上三类动物外,狼、狐狸、雪貂、浣熊、臭鼬等动物也会传播狂犬病毒,且进而感染猪、牛、羊、马等家畜,不过啮齿类动物咬伤人导致狂犬病的案例是非常罕见的。至于禽类、鱼类、鸟类、昆虫、乌龟和蛇等动物一般就不会传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