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专家顾均辉谈70年中国品牌发展:抓住品类最后窗口期,实现和祖国共腾飞( 四 )

相比汽车行业,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可谓日新月异。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34.8%,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9月中国TOP100互联网企业总市(估)值已超过14万亿元,服务用户超37.8亿人,一批品牌脱颖而出,成长为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网易、搜狐、新浪等中国门户网站率先开始尝试商业变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互联网服务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此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4G网络的建成以及“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提出,以及共享经济、新零售的发展,使得行业更加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占领了熟人社交,抖音以短视频杀出重围,拼多多在前有天猫淘宝后有巨头京东的背景下,以低价实现了侧翼突围。

抓住品类最后窗口期,和祖国共腾飞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单一,世界500强企业几乎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如今随着国家实力的强盛,我国500强企业上榜数量和规模均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历史性崛起的一个缩影。

分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企业走过的道路,顾均辉认为,当前的经济和发展形势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1978年,我国正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迎来了最波澜壮阔的40年,国内经济迎来了历史性腾飞。我们用前三十年时间,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产品’,加速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属于中国的经济奇迹;当前我们正处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节点期,每个企业都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用品牌引领自己的未来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