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三大名片”超亮眼( 四 )

突出特色定位,城市精致提升

平阴县突出“山水园林城、省城后花园”特色定位,深入开展城乡提升“十大行动”,努力推进城乡面貌大改变。济广高速、青兰高速、220国道、105国道纵横交错、互联互通,交通优势更加明显。平阴县抢抓上级政策机遇,加大棚改旧改力度,近万户群众告别棚户区,迎来新生活。投资26亿元实施的锦水河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河道景观初步展现。投资19亿元的3处黄河滩区安置社区全部开工建设。全面加快“危房改造、农村改厕、街巷硬化”三大工程,在全市率先完成三年改厕任务。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9天,比2016年增加65天。深入实施城镇绿化提升、荒山绿化和破损山体治理、水系生态绿化等九大生态工程,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也在有序推进中。

聚焦民生,百姓幸福和谐

平阴县坚持“欠发达不能欠百姓,穷财政不能穷民生”理念,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关系民生的实事好事。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助残扶贫“三大兜底工程”,设立5000万元玫德“515”扶贫基金,创新推广玫瑰积分扶贫工程,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县小学数量由1978年的337所整合为各类学校27所,正式教师350余人增加到近4000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政府主导的县级标准化校车全覆盖,全力推进建设了农村定点学校独立食堂和“双洗”小屋,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出行、饮食安全和健康卫生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创新推广智慧健康平阴模式,县内就诊率达95%以上,提前达到了2020年县内就诊率90%的国家医改要求,平阴县被评为全省医改示范县。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完成新中医院迁建,成为山东省首批PPP示范项目。平安平阴建设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省级双拥模范县实现“八连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