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重“小义”而忘“大义”( 二 )

提起关羽 , 人们都会想到他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英雄故事 。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把关羽当做“忠义”的化身 , 把他的地位也越抬越高 , 最后被尊为“武圣人” 。 又把关羽庙长格为“武庙” , 与文庙—孔庙并列 。

然细读《三国演义》你会发现 , 关羽之“义” , 乃私人之“小义” , 而非家国之“大义” 。 人们常把降汉不降曹、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 , 看着关羽忠君重情的表现 , 但细想之他追随的只是刘备的兄弟情义 , 只是私人间的“小义” 。 在小说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他把刘备社稷之“大义”丢在一旁 。

一、“义”释曹操 。

曹操赤壁大败兵走华容 , 被关羽截住 。 作为一名主将 , 应该想到曹操得荆州以后对刘备一路死追 , 必欲除之而后快 , 曹操和刘备集团是你死我活的死敌 , 他的存在是对本集团一个威胁 。 这时就应该抛弃往日与曹操的交情 , 以本集团的“大义”为重 , 对本集团最大的敌人决不能放过 。 但实际关羽却忘记了大哥刘备的霸业 , 为个人的“小义”而放过了曹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