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量子霸权」霸道在哪?( 四 )

一名正在 MIT 攻读量子物理博士的知乎用户「少司命」对论文进行解读后,表示谷歌的实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对一个 53 比特 20 个 cycle 的电路采样一百万次,在量子计算机上需要 200 秒,而用目前人类最强的经典的超级计算机,同样情况下需要一万年。」

谷歌未公开自家量子计算机具体在执行什么任务,或研究什么方向。单就此次泄漏的论文来看,它相当于在量子计算领域开了一条小缝,让我们得以初窥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算力,但更关键的问题仍在于未来的应用。

「霸权」引发的担忧

兴奋之余,「量子霸权」实现的消息也引发了不少担忧。

美国 2020 年总统候选人杨安泽在 Twitter 上表示,谷歌实现「量子霸权」意味着不再有牢不可破的(加密)密码了。的确,想要暴力破解经过加密的密码需要耗费大量的算力,而量子计算机呈指数增长的恐怖算力,恰好会对密码学构成威胁。

但目前我们还不需要过于担心这件事,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可以展现出相比传统计算机的「霸权」,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被用来破解密钥。一名量子力学教授 Scott Aaronson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主流的 RSA 加密方式只能被「几千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暴力破解,而目前还没有超过 100 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