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深化 化工产业与期货市场互动增强( 三 )

除了推陈出新上市新品种,其他创新发展的衍生品也随之上线,大商所与去年适时推出商品互换业务。大商所清算部总监助理柳青指出,这是为了更好服务化工行业发展,为更好提供金融服务,为满足行业对于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主体对个性化金融工具的需求,也为市场打造新的衍生品市场品台。

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在第十二届中国产业大会公开表示,石化期货品种链条日益丰富,大商所与兄弟交易所石化产品一道,初步构建起我国独特的石化期货品种体系,为石化产业有效利用衍生品市场、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机遇,衍生品市场服务产业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

浙江特产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明也曾对《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通过期货这些套保工具来对冲风险,这是贸易商运用金融工具的一个初级阶段。但是随着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日益增强,现货受到期货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市场的定价模式也逐步期现结合,更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基差交易的模式来进行交易。”

基差贸易等新型的贸易模式也开始在国内石化行业逐步发展起来。谈及基差贸易的益处,袁小明幽默地向采访人员介绍,随着基差贸易不断推广,感觉做生意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此前传统贸易双方博弈的关系向合作共赢的关系转变,如今在握手谈笑中就可把生意做了。究其背后,基差的卖方赚得稳定的利润,基差的买方根据自己的水平点相应的价格,把真正的风险转移到更大的期货市场。这个过程中,风险被转移到期货市场,中游企业完成了角色转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