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界】大连殴打视频事件:我们如何面对社会中的暴力?( 四 )

Vin同时指出,是低廉的暴力成本造就了对受害者的系统性暴力——受害者担心被打击报复,担心个人信息泄漏被公众非议,因此不敢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暴力成本之所以低廉,则是由于社会文化常年积累的权力秩序,公众对这套秩序以及产生的暴力习以为常,乃至麻木不仁,直到屏幕前的观众遭到纯粹而直观的画面的迎面痛击时才如梦初醒。

《城市里的暴力事件,为什么总是无法彻底消灭?》的作者罗东则以更宏观的尺度分析了城市暴力,并试图寻找驯服它的路径。他首先援引了荷兰生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与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研究,并从中总结称,所有暴力都需要在施暴者克服自己的紧张和恐惧之后才能够实施,因此,如果让施暴者产生紧张和恐惧,就能够制止暴力的产生。

但在现实生活中,以一己之力制止犯罪需要过人的勇气、胆识或力量,可行性并不高。因此,动员社区与社会的力量是一条更有可能的路径,罗东援引了简·雅各布斯的“街道眼”概念。雅各布斯观察到,传统的街道上,邻居(包括孩子)通过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交流感和安全感,使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受到来自邻居目光监督的压力。而现代城市的街道依然可以让“街道眼”成为城市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器官”,比如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频次,保持街道活力。当一个街道总是拥有往来行人,当它总是被使用,才能发挥街道眼的功能,保证街道的安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