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的国际友人( 七 )

李开复也争气。1987年,他采用新的方法,把机器的语音识别率从原来的40%提高到了80%,后来又提高到96%。其博士毕业成果——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被《商业周刊》授予当年最重要科学创新奖。

吴军在《数学之美》的第二章《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中提到:李开复和洪小文出色的工作,帮助他们的导师Raj Reddy在1994年获得了图灵奖。

科学家之外

Raj Reddy并非一位刻板的科学家。

他率领团队建立了能够执行连续语音识别的系统。即Hearsay I,该系统以及Hearsay II,Harpy和Dragon等后续系统的开发,为现代商业语音识别技术打下基础。

从1975年开始,Reddy的研究兴趣开始向几个方向扩展。他也是DARPA(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帮助DARPA开始研究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界面和工作站等。他甚至还尝试了图形打印。

1978年和1979年,Reddy说服Westinghouse(西屋公司)来支持学校新成立的机器人研究所。该研究所同时在几个机器人相关的领域开展研究,包括空间机器人、计算机图形学、医疗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在匹兹堡成为机器人研究和应用中心的过程中,机器人研究所扮演了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总部大楼甚至被亲切地称为“Raj Mahal”,人们以此来表达对创始人Reddy的纪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