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与失控 链家高速转型下的隐忧( 四 )

这次出事的理房通平台 , 同样标榜自己为“第三方” 。

2019年1月15日 , 蒋女士和马女士通过链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理房通App签订《理房通资金支付服务协议》 。 作为买方 , 蒋女士把147万首付款转入理房通账户 。 之后 , 交易因各种问题无法推进 。 直至4月底 , 蒋女士被马女士诉至法院 , 事情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 , 交易终止其实是链家工作人员有意而为之 。 上地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查询到的信息显示 , 此笔购房交易共有两次网签记录 , 1月17日网签合同中名为“孙全志”的人被列为共同买受人 , 原共同买受人蒋女士不在其中 。 与此同时 , 协议显示若交易不成功 , 资金退回至孙全志账户 。

7日之后网签撤销 , 147万首付划至孙全志账户 。

首付款交了 , 房子没买到 , 钱也没退回 。 离奇的是 , 买卖双方均未出面参与任何签字 , 并且不知孙全志是何人 。 经查证 , 孙全志为链家员工 。 事发之后 , 买卖双方就此向链家总部发起投诉、询问资金状态 , 链家方面表示 , 资金于1月16日通过理房通进入建委监管账户 , 仍在账户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