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暖风频吹,双积分将拉动销量?( 七 )

我国在燃料电池的发展上,万钢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03年,万钢带领同济大学燃料电池车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并开始运行。

此后,万钢一直为燃料电池汽车站台,去年12月15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纯电动汽车的短板是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尚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为此,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发展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相较于电动汽车,其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例如电动车可以在任意地方充电,但燃料电池汽车必须到加氢站充氢,而且氢气的制造和存储成本高昂。根据新产业智库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国内运行加氢站仅18座。另据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建一个加氢站的成本在1500万元左右,比充电站贵3倍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推出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规划和财政扶持政策。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示范应用要达到5000辆的规模;到202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规模达到5万辆;到2030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超过100万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