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上大师云集的岁月(一)( 三 )

毕竟是60多年过去了,南北向的一栋楼在修建华西口腔医院时早已拆除,临街的铺面房也在近几年扩街时完全拆除。天竺园被口腔医学大楼占得满满当当,只残存下这一栋又老又矮的孤楼。

两位老人说:“总算在拆除之前,看了它最后一眼!”

所幸,这栋小楼的历史价值被发现,在成都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团队、有关政府机关和口腔医院的通力合作下,在大铲车就要张开大铁嘴时,终于“虎口脱险”。如今,这栋楼房,经过修葺,作为成都市历史建筑挂牌保护起来。

杨正予还记得,东头楼下,是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临时办公地(后迁广益学舍)和所长闻宥住宅。楼上住着该所研究员吕叔湘一家。

吕叔湘瘦削的脸,架着一副黑边眼镜,十分儒雅。学生形容他:“个子不高,人很清瘦,不多说话,却自带一种威仪。”这位留学英国归来的著名学者,待人谦和,常问起周边小孩子:“学习怎么样?跑警报,也不要趁机玩耍。想一想,能读上书是多不容易。”

杨正予和吕霞是“毛根朋友”,杨家住在楼西头,后院隔着一道矮墙,只须搭上几块砖,便可以来来往往。甚至杨正予的白白胖胖小妹可以从墙头抱过来,送过去,让两家逗着玩。杨正予和吕霞在华西后坝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驻蓉分班(简称“金大附中”)读书。上学放学,背着书包结伴而行;跑警报了,招呼着所有邻居,朝华西后坝疏散;在动荡的岁月结下了深情厚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