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安:农村电商为乡村产业振兴穿针引线( 三 )

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 , 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 。

农村电商不是横空出世的新产业 , 而是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互相促进的新业态 , 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 , 是数字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近年来 , 农村电商迅猛发展 , 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创新载体 , 在促进农产品销售、人才返乡创业、产业链改造提升特别是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通报 , 目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值在27万亿左右 , 2018年全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780万人 , 其中82%创办了融合类项目 , 54%使用信息技术创业 。 从简单的农特产品上行到最后形成农村互联网新经济 , 电商从多个方面推动着农村的产业振兴 , 应该在未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

01

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 , 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

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为3000亿元 , 仅占整个农产品流通额的约6% , 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电商对于农产品而言 , 不仅可以把已有线下产品搬到网上 , 让其销售得更多更好;而且可以挖掘新的农业资源 , 让其通过网络大放异彩 。 像近年在网上火爆一时的阿克苏糖心苹果、砀山黄桃罐头、枣夹核桃、麻辣小龙虾等 , 都是农产品电商挖掘各地特色资源推出的精典案例 , 既促进了当地产品的扩大销售 , 更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 一些当地小宗的特色产品 , 也因电商而享誉全国 , 如电商扶贫在江西培养的廖奶奶咸鸭蛋、在云南挖掘的元阳红米、各地原为果皮纸屑却成为网上保健食品的核桃分心木等 , 让我们充分见识了网络的力量 。 以京东“跑步鸡”、我在陇南有棵核桃树等为代表的网络众筹、预售、领养、定制等新型营销方式 , 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 , 带动了特色资源开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