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中国稀土,一部iPhone都造不出来( 九 )

徐光宪发明的「傻瓜化流水线」 , 在帮助中国稀土产业崛起的同时 , 却因当时没有获得专利保护 , 加上后来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大量「跳槽」 , 使得稀土生产门槛大幅降低 。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 是个企业都可以加工稀土了 , 中国单一稀土出口量急剧增长 。

上世纪80年代初 , 中国单一稀土产量约为 20 吨 , 而到了90年代 , 该项产量超过美国 , 达到了万吨量级 , 2000年以后 , 我们的巅峰年产量达到了 12 万吨 , 占据全球稀土产量的 90% 。

可问题是 , 当时全世界的稀土年需求量还不到 10 万吨 , 供远大于求 。 大家都想要抢夺出口份额 , 必然带来恶性竞争 , 搞得21世纪初的稀土价格暴跌 , 只有1990年的四分之一 。

那时候 , 中国的稀土真的是被当成土来卖了 。

不过 , 祸兮福所倚 , 福兮祸所伏 。 恶性竞争在压低国际稀土价格的同时 , 也把无数国外稀土生产厂家给挤死了 。

曾经美国最大的稀土产品加工商 , 同时也是美国唯一的军用永磁铁制造商——麦格昆磁 , 以及美国最大的稀土磁粉生产商 GA 粉 , 在1995年被我们收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