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版“百度大脑”来了,躯干和四肢在哪里?( 四 )

不过,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并不足以全面概括这次升级。

AI 大生产时代到来?

百度在 AI 技术上的演进从未停止,最早在 2010 年,百度就开始了 AI 的布局;2012 年,百度开始自研深度学习框架 PaddlePaddle(现在的飞桨);2016 年,百度大脑完成了基础能力的积累和 AI 能力的初步开放,达到 1.0 阶段;2017 年,百度大脑构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基础层、感知层、认知层和平台层,并全面开放 AI 能力,升级到 2.0。2018 年,百度大脑升级 3.0,提出了「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的概念,以及多维度多层次开放 AI 能力。

相比技术上实实在在的进步,百度大脑更让人存疑的,是其商业化和落地的能力。在 2017 年的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曾提出 AI 的发展方向是平台化和生态化,商业模式是「数据+算法+软件+硬件」,现在看来,百度大脑的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都从那时起大致确定。

在本次大会上,王海峰对技术体系只是稍作更改,将认知层统一为语言与知识技术,同时增加 AI 安全。但对百度大脑 5.0,他给出了新的定义——软硬一体化的 AI 大生产平台。如何让百度大脑的 AI 能力真正落地产业发挥价值,显然是百度更关心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