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场景成真?意念操控电脑、电灯将成为现实( 六 )

科技领域公众号“智东西”在文章中指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使用的是外部传感器,价格相对低廉且更方便人们佩戴,但因为不是直接接触,它接收到的信号会有更多的噪音,导致它记录到的信号分辨率和控制精度很难达到侵入式那么高。

文章指出,2013年,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已经占整个脑机接口市场收入的85%,但并没有表现出稳定的增长状态。

王毅军也认为,尽管前景十分美好,现阶段脑机接口技术还存在很多尴尬的问题。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在大脑中植入电极后,周围的胶质细胞会逐渐将电极包裹起来,电极监测到的神经元活动会越来越少,几年甚至几个月后,电极就完全监测不到神经元活动。

“脑机接口的应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比如通过脑机接口操控的机械臂还很难像真人的肢体一样灵活。总体来说,脑机接口系统还缺乏安全、高效、成本又低的解决方案。”王毅军说。

不过,本次《机器人技术》刊载的这项成果却有望突破以往存在的掣肘,取得关键性进展。据贺斌团队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无创脑机接口技术采用脑电图记录大脑深处的信号,并利用脑电图源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了以往对机器臂的高分辨率控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