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军人首次执行维和扫雷任务( 四 )

“我希望,所有人在这里走出的每一步都踏实放心”

不久前,3名女扫雷手走进了真正的雷场,山高坡陡的雷区荆棘丛生,锈蚀的隔离铁丝网、红底白骷髅头警示牌、偶尔可见裸露地表的地雷,时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片死亡地带。

据了解,雷场正面约400米,纵深约60米,总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任务期为6个月,雷场内主要是以色列于1978年布设的4号反步兵地雷。据联黎司令部提供的雷场要图计算,共有地雷1800余枚。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鲁艳红所在扫雷小组组长曹翔介绍,喊响安全口号是扫雷官兵每天进行扫雷任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们严格按照联合国扫雷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清排,每隔15分钟测试一次探雷器灵敏度,割除植被时每次不超过探雷器最大探测深度——20厘米,向前移动基准杆时用明显的标识物标记移动的位置,小组长必须全程跟进监督指导扫雷手作业。

张华杰走进安全通道,用探雷器小心地进行探测,前进了30厘米后,探雷器发出了急促的滴滴声,她用红色小木条标识出信号源的位置。经过15分钟的挖掘,确定信号源是一枚生锈的铁钉,张华杰继续前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