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来临时,打开手电筒后立即关闭,那束光去了哪里?( 四 )

在此200年后 , 西方学者欧几里撰写《光学》 , 他认为光线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并且制作了数条公式用作计算 。 同时他也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 他觉得光线的来源是人的眼睛 , 光线与天上的星星相撞时 , 在反射作用下 , 回到他们的眼睛 , 这样人们才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

关于光的本质 , 罗马人卢克莱修有着独特的见解 , 他本身就是原子论的研究工作者 , 他认为光是一种极小的微粒 。 有科学巨匠之称的牛顿也认同了这个观点 , 并继续深究 。 可惜关于光的本质 , 存在着极多争议 , 谁都难分其中的真假 , 因而问题一直拖着没办法解决 。

直至20世纪初期 , 在各种科学家的努力下 , 原子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 众所周知 , 原子核外存在着电子 , 而电子的分布规律是按照能量级别分布的 。 我们可以把接近原子核的低能级电子标记为E1 , 把远离原子核的高能级电子标记为E2 , 两者之间的来往交流 , 不是移动行为 , 而是跃迁行为 。 电子跃迁的过程中 , 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