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的中局,胜负手在技术内核里( 七 )

同样的中局 , 不同的终局

曾经很多人认为 , 千箱大战无非是千篇一律的战争 , 这东西非常简单 , 谁都能做 。 结果很快缺乏技术和产品创新力的音箱品牌就大面积死亡 。 这时我们发现 , 原来音箱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

到了今天 , 我们又认为市面上剩下的三家主要音箱本质是相同的 , 市场主旋律是胶着的补贴战和流量战 。 这种认识 , 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老路上 。

如果说当年的音箱是遍地石子 , 今天的音箱就是三大雪球滚动向前 。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 剥开这三个雪球 , 会发现它们的核心完全不同 。

小米的小爱 , 包裹着IoT产品的连接;天猫精灵包括着电商和阿里生态;而百度的核心是AI技术 , 是对话式AI解决方案的持续进化能力 。

不同的核心 , 确立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市场行为 。 百度没有阿里的电商狂欢 , 阿里没有小米铺天盖地的IoT生态 , 而小米的音箱也不太可能具备小度的拒绝反应和机器记忆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