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的陪伴 温暖空巢的心( 四 )

比较特别的是李阿姨,今年64岁的她其实也是一位“空巢”老人。她的儿子在深圳工作,因为工作繁忙,他一年也难得回几次家;女儿虽然嫁得近,但平时也比较忙,一周大概回来两三回。绝大多数时间里,她都是一个人。“帮助这些老人,其实也是给自己找一些事做,做志愿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能学到东西。”李阿姨笑着说。

36名志愿者半年时间

陪10户老人吃46顿饭

据了解,“一顿饭的陪伴”长者关怀行动开始于去年12月23日,截至今年7月1日,在长兴街社工站的支持下,已为10户特殊老人进行配对,并提供恒常服务,其中有3户是今年3月才开始配对上门。目前共入户46次,固定参与志愿者21人,机动参与志愿者15人。

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兴街社工服务站)在过往的三年服务中,了解到长兴辖区内有一群需要特别关爱的长者,这些特殊(高龄、双老、患病、独居、孤寡、三无、残障等)长者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有的因为身体行动不便很少甚至不出门,“空巢”长者的现象越来越多。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晚辈逢年过节都逐渐以外出聚餐方式替代家庭聚会,尽管一起聚餐也沟通甚少,久而久之,晚辈与手机的沟通密切度远远超过与长者的相处,以至于长者也担心晚辈工作生活忙,开始减少主动与晚辈谈心、表达需求。社区里很多这样的长者群体,渴望子女能够多关心自己,多花时间陪陪自己,却担心带来不便,和晚辈一起在家吃顿饭的很简单的事情却成了很难实现的愿望。” 长兴街社工站副主任邹密说,长者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相对其他群体较敏感,更容易产生情感支持的需求,渴望获得子女等家人的陪伴和关心, “哪怕是简单地和家人在家一起吃顿饭,见个面,聊聊家常,互相了解近况,获得更多的陪伴,老人也会很满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