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灰霉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二 )

图1 西葫芦灰霉病瓜条受害症状

图2 西葫芦灰霉病叶片症状

(二)病原特征

该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 分生孢子梗单生 , 几根成束 , 具2-5个分隔 , 后期分枝 , 顶端膨大 , 上生小梗 , 小梗上着生分生孢子 。 分生孢子单胞 , 无色 , 近圆形 , 大小为(5.5- 16)微米 X(5.0- 9.25)微米 。

(三)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病原菌以菌核、分生孢子、菌丝在土壤内及病残体上越冬 。 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农事操作传播 , 多从伤口、薄壁组织 , 尤其易从开败的花、老叶叶缘侵入 。 高湿、较低温度、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时 , 易发病 。 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病菌多 , 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 , 土质黏重 , 土壤偏酸 , 氮肥施用过多 , 栽培过密 , 不通风透光 , 种子带菌 , 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 , 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带菌 , 早春多雨、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大 , 秋季多雨、多雾、重露、寒流来早时 , 易发病 。 大棚栽培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 , 引起湿度过大 , 易发病 。 感病生育盛期为开花期和挂果期 。 感病流行期为3-5月和10- 12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