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你能做到吗?( 二 )

在中华民族 , “孝”作为一个伦理概念提出来是在西周 , 其含义有两重意思:一、尊祖敬宗 。 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 , 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 , 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 , 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 。 二、传宗接代 。 在周朝的人们看来 , 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 , 因此 , 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 , 生生不息 。

在当时孝道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 用我们现在来理解孝道 , 也必然包含着这两种意思 ,

1、尊祖敬宗

尊祖敬宗就是我们要尊敬我们的祖先 , 孝敬我们的宗教 , 其方法就是祭祀 , 对待我们的祖先我们要祭祀 , 祭祀的方法就是我们现在的扫墓或祭祖 , 宗教就是在庙宇通过奉献贡品祭祀 , 以求菩萨保佑 , 其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 , 人是不能忘祖 , 要时刻铭记祖训 。 祭祀祖先 , 是为了教导人民不忘根本、知恩报恩 , 它是一种孝道的教育 , 我们连祖先都不敢忘记 , 更何况现在的父母 。

2、传宗接代 。

“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这是孟子说的 , 在漫漫历史长流中 , 正因为有人类的不断繁衍后代 , 时代才在不断的进步 ,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祖先 , 我们也应该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 , 不过中华民族对传宗接代更注重于男性 , 这就是一直以来为什么会有重男轻女的看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