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金融区块链被看好,“国家队”也面临三大挑战( 三 )

针对上述“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 狄刚称 ,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尝试了一些技术创新点:实现了“底层平台”;尤其是实现了“监管探针植入” , 这样保证监管可以由事后 , 变为事中或者事前;实现了“自主身份” , 还有刚才说过的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保护” , 以及分布式的“通讯及存储架构” , 还有柔性的“中间件” , 提供了很多的技术差异性 。

也就是说 , 央行搭建了这样一个生态平台 , 不改造现有的中心化系统 。 当中心化系统需要跟外部进行数据交换时候 , 调用这个平台的接口 , 也可以调用平台的公共服务 , 实现中心化系统与这个平台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系统互动 。

作为区块链领域的国家队 , 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已经上线多项应用场景 。 目前包括: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跨境融资、国际贸易账款监管、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等业务上链;此外 , 微票通业务也将于近期上链 。 在区块链监管方面 , 该平台为监管机构提供了贸易金融监管系统 , 实现对平台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动态实时监测 。 接下来 , 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将加快生态建设和全国推广 , 并准备与香港贸易联动平台等境外同类平台对接 , 提供更多更便利的贸易融资服务 。 未来 , 该平台将连接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下属的同类平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