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与x86,决战在全球半导体变局中( 三 )

可是当英特尔稳稳占据市场上90%以上份额之后 , 全球计算与网络产业都再难拥有选择权和议价权 。 所以想要把英特尔推下芯片神坛的运动其实从未停歇过 。

依靠低功耗、高性价比优势 , 在移动设备中证明了自己的ARM , 这些年成为半导体产业一个新的选择 。 然而事实上 , 大量半导体巨头都布局过ARM打造服务器芯片 , 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

比如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就曾大举投入研发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 。 2012年 , AMD宣布获得ARM指令集授权 , 随后在2014年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Opteron处理器 。 结果好景不长 , 在2017年这个项目基本就进入了名存实亡的阶段 。 英特尔继续在服务器芯片领域占据着王座 。

业内的其他玩家 , 比如三星、英伟达、博通、Marvell , 都曾经开发或者有意向开发过基于ARM的服务器芯片 , 但最后大多不了了之 。 其中曾经一度让行业看到希望的 , 是在手机芯片领域从ARM受益良多的高通 。 2014年 , 高通宣布将打造基于ARM的服务器芯片;到2016年 , 对外公布了首个基于AMR的服务器芯片产品;2017年 , 高通正式发布了Centrip 2400系列 , 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 。 结果发布即顶峰 , 没有怎么获得客户回应的高通 , 到2018年就多次被传放弃了ARM服务器芯片业务 , 接着曝出高管离职 , 团队解散 。 时至今日 , 已经绝少人相信高通还会在ARM服务器芯片领域有一番作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