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在外尔半金属中发现,手性零声效应!( 二 )

先前研究表明 , 在某些固体中 , 遵循外尔定理的费米子是准粒子——这些固体的电子能带在费米能附近交叉 。 值得注意的是 , 它们与金属中的电子行为不同——表现出手性磁效应 。 当外尔半金属暴露于磁场中时 , 就会产生电流 , 此时正粒子和负粒子与磁场平行或反平行运动 。 在这种情况下 , 电流为零 , 因为粒子相互抵消了 。 然而 , 当半金属被置于平行电流中产生准粒子流时 , 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种效应被称为手性异常 。

在这项新研究中 , 宋志达和戴西已经证明手性磁效应也可以导致一种叫做手性零声(CZS)效应的现象 , 这是一种可以在外尔半金属中看到的新热传递机制 。 振动产生手性零声效应 , 但当电子存在于费米能级附近时 , 它是由电子动量分布带来的 。 研究报告显示 , 它们一直都存在 , 当研究人员把一种半金属微粒放入磁场中时 , 就会出现 。 现在 , 研究人员已经观察到了它们的活动 。 这种效应有助于这种材料的导热性 。

研究人员指出 , 它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磁场来调节 , 这种效应可以用多种技术来测量 , 比如使用泵和探头 。 研究人员将这一发现描述为外尔费米子在磁场下所携带的一种全新声模式 。 准粒子和集体模式是量子物质除了基态特征之外的两个基本特征 。 例如 , He-III中费米-液相的低能物理不仅具有靠近化学势的费米准粒子特征 , 而且在长波极限具有丰富的集体模态 , 包括在不同情况下可以通过它传播的几种不同声波 。 由于电子间的长程库仑相互作用会使普通电子密度振荡产生等离子体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