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火热达万亿级,建成后如何收费成难题( 二 )

技术难度大

随着近年来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马路反复开挖造成交通拥堵等事件的频发,“地下”问题已不容忽视。

为解决这一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带动有效投资,近些年来国务院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尤其是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在这一背景下,100多个城市开工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截至到2015年底在建和已建里程1600公里,2016年完成开工建设2005公里,业内人士预计以后平均每年会有2000公里的规模,至2020年将超过1万公里。我国已是综合管廊的超级大国,地下综合管廊投资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2016年6月,中冶联合体与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签订了“阳逻之心”PPP项目。这一项目需要在阳逻经济开发区的东北部7平方公里区域内打造一座新城,是武汉首个新城建设类PPP项目,需要新建25条道路和修建蓝玉项链生态公园,以及新建4.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该项目总投资35.96亿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