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你不知道的那些既勇敢又可悲中国军人( 四 )

12月12日中午前后 , 日军已攻破中华门 , 城中秩序开始陷于混乱 。 唐生智等决定改在当夜撤退 。 12月12日17时 , 卫戍司令部召集南京守军中师以上将领开会 , 布置撤退行动 。 由于时间紧迫、渡江交通工具有限 , 原定突围计划是36师、宪兵部队及直属诸队依次渡江 , 其余各部应设法从正面突围 。 但在书面命令下发后 , 唐生智又下达了口头指示 , 规定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及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 , 有轮渡时可过江 , 向滁州集结” 。 这就大大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 , 也为不执行命令制造了借口 , 以致计划中规定的由正面突围的部队 , 除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实施突围外 , 其余各军、师均未按命令执行 。

由此可见 , 由于唐生智对于战局判断失误 , 城破前一天才开始下令撤退(而此时最佳撤退时机已过 , 各部队联络不畅 , 指挥系统已经瓦解) , 从而造成了大批中国军队未能成功撤退而滞留南京 , 最后大部分被日军屠杀的严重后果 。

混乱中撤退

没有高级将领组织指挥撤退 。 12日5时开完撤退会后各部队即自行突围 , 以至于12日城外的守军发现叶肇的66军在出中华门还蒙在鼓里 。 最可恨的是部分高级军官开完会后独自悄悄逃过江 , 根本没有通知部队的士兵 。 教导总队的部分将领们逃走时 , 底下的团长还在指挥战斗 , 一直到12日晚8∶30 , 总队的四个团长还在紫金山开会 。 直到夜里12点才开始突围 。 71军军长王敬久 , 87师师长沈发藻12日下午逃走时 , 也没有通知城外的部队 , 直到12日傍晚261旅发现城墙没有人防守了才明白过来 。 万式炯一直战至13日中午 , 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 , 后来听说日军坦克已经到了长官部门口 , 才知道头头们已经都撤了 。 宋希濂的部撤退时居然下令关城门 , 过江后又下令烧船 , 根本不管其他部队的死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