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红军为什么能冲出绝境?( 二 )

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红军为什么能冲出绝境?

这是位于广西兴安县界首渡口附近的“三官堂”和湘江河段(6月29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陆波岸 摄

为了大局而置生死于度外

兴安县界首至全州县屏山渡口的几十里湘江江面,宽处不过一两百米,窄的只有几十米。80多年前,中央红军付出巨大代价,从这里渡过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距界首渡口仅几百米的一座叫“三官堂”的祠堂见证了历史。彭德怀曾把指挥部设于此,指挥红三军团部队掩护中央纵队过江。

“看,那片树林后面,就是湘江。敌军见正面攻击不行,就改从两侧上来。”兴安县长征史研究专家、县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兴华站在昔日阵地上对采访人员说。

这是界首渡口附近的光华铺,小山包上矗立着一座红军墓,中间大碑旁侧有两座小些的碑,刻着两个名字:沈述清和杜中美。沈述清是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团长,他在11月29日的战斗中牺牲,杜中美立即受命接任,又在当天捐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