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键豪:行走在艺术留学之路上(留学记)( 二 )

安键豪至今记得,在美国高中上的第一节课是有口音的老师授课的科学课。陌生的科学名词加上老师的口音,让他心头一紧,“坏了,这和平时练的英语一点都不一样”。为了跟上课程,他专门买了一支录音笔,“起码要听清楚作业是什么”。

读高中二年级时,安键豪逐渐适应了环境,并参加了学校的早间新闻社。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在社团里,身边不再都是中国学生,而是有了更多外国朋友。”

“人生是场马拉松”

高中毕业,安键豪决定申请纽约大学,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申请被拒。“当时我估计申请成功的希望挺大,所以收到拒信那一刻,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时至今日,回忆起两年前的那个时刻,安键豪的情绪依然有些低沉。

为了申请纽约大学,安键豪趁假期回到家乡哈尔滨拍摄了一部剧情短片,讲述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我将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投射到了这部片子中。”安键豪感慨地说。

因为父母离异,安键豪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为了拍摄这部片子,家人重新聚在一起,爸爸、妈妈、奶奶都本色出演,姑姑在剧组帮忙做饭。奶奶已是80多岁的老人,记不住台词,安键豪索性让奶奶现场发挥。“片子中展现的这些影像资料,十分珍贵。”片子完成后,他播放给家人看,“大家都看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