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不是“清谈馆”,它有“牙齿”( 二 )

易小准的职业生涯,与多边贸易体制多有关联。从1984年中国进行“复关”谈判(后被称为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以来,易小准以中国高级贸易官员的身份参与了从起草向中国国务院递交的申请,到制定后来的谈判方案,再至随后进行所有重大谈判的全部过程。

易小准将这个漫长的准备、谈判过程视为中国“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到了如何在开放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2013年,时任中国驻WTO代表的易小准身份发生转变,他被任命成为WTO副总干事。对于这一任命,外界常会提到,这是首位来自中国的WTO副总干事。

从常来常往于WTO总部一楼“W会议室”,到步入二楼副总干事办公室,易小准的责任完全不同了。

身为中国驻WTO大使,易小准完全代表中国利益。进入WTO秘书处后,担任WTO副总干事职务,易小准要做的却是,为WTO 164个成员的利益发声,力争促成尽可能多的合作,达成更多的共识。在易小准眼里,这样的转变“很有意思”。

2019年,易小准担任WTO副总干事步入第六个年头。此时,全球贸易格局开始呈现新态势。易小准看到,“不断加征关税,贸易报复面临反报复,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