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8.22%( 二 )

新中国成立70年,朝阳区从最初的农业大区,逐步发展为承载国际一流企业的商务中心区、国际科技文化体育交流区、各类国际化社区的承载地、创新引领的首都文化窗口区、大尺度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高水平城市化综合改革先行区等6大功能的重要城区。朝阳是如何做到的?

对此,朝阳区委书记王灏昨日强调了工业化和首都机场选址的作用。

王灏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朝阳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首都农业大区的地位,随后借助纺织、电子、化工、机械制造和汽车五大工业企业的不断落户,迅速推动了三环、四环周围的城市变化,实现了由农业大区到首都新兴工业区的转变。当初首都机场(指T1和T2航站楼)的选址,对朝阳区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机场的选址影响了使馆区的选址,决定和影响了朝阳区国际化、外向型的发展方向。

在此期间,朝阳区围绕着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建设了交通、商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王灏说:“工业基地和外交要素推动了朝阳区配套的完善,朝阳区城乡的构架基本就在这个阶段形成了主要的脉络和体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