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打新 今日9股齐发( 三 )

有别于存量市场,“市场化方式”决定发行价格和规模,成为科创板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于科创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偏高的议论,以及对于“超募”的质疑。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科创板构建了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在保证市场流动性的情况下,新股发行数量由发行人决定,发行价格则是机构投资者在网下报价时,基于自身对投资标的价值判断作出的选择。经过了高价剔除、发行价不高于长期资金报价均值的对比过程,最终的报价及募集资金总额均由市场决定。

新的定价机制难免让市场各方有些“不适应”。据了解,睿创微纳等早期科创板申报企业最初仍参考23倍市盈率来规划募投项目,结果出现了募集资金与募投项目投资总额并不一致的情形,即所谓的“超募”。

“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超募’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因为这种‘不一致’是投资者的需求,更是市场的选择。”产融浙鑫财富首席经济学家周荣华说,出现这种欧美、中国香港等成熟市场常见的现象,恰恰表明构建市场化发行承销制度是科创板建设的现实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