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大败局之魅族水逆:曾经的“小而美”,最终败给了任性( 八 )

Pro7遭受惨败,当时画屏定制的成本是1600万美元,魅族本来下了百万台的订单,却积压了几十万台,元气和士气都受到重创。

Pro7的惨败成为压垮魅族最后的一颗稻草,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让本就走下坡路的魅族变得混乱不堪。

杨柘上任后,带来了自己的营销团队,使原来的魅族营销团队被边缘化,后来引发了2018年魅族内斗事件。时任魅族文创总监的张佳在微博上公然吐槽高管杨柘,并晒出魅族15系列发布会6000万元的立项明细,意旨其中饱私囊。

随后魅族文创总监张佳被魅族开除。3个月之后,杨柘也离职了。被黄章寄予厚望的杨柘任职一年多的时间里,并未能够挽救魅族于水火之中,反而让魅族公司蒙上了臭名昭著的“贪腐事件”,其品牌价值大大下跌。此时的魅族已经是一地鸡毛。

在2015年到2017年,是中国手机厂商转型升级最为黄金的三年,魅族却在一味地模仿行业领先者的过程中,逐渐丢失了自己的基因与节奏。

2015 年,魅族盯紧小米,营销上,魅族不断碰瓷,在战略上,魅族推出魅蓝对标红米;2016 年,小米模式陷入困境,魅族开始学习 OPPO 和 vivo,以机海战术来争夺线下市场。2017 年,黄章又开始学习中国做高端机最成功的华为,魅族的手机消费者定位也不再是过去的年轻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