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等待一首强壮的歌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我在等待一首强壮的歌

我在等待一首强壮的歌

韩松落

《乐队的夏天》成为这个夏天最热的综艺节目,也酿就持久不息的话题。我想,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喜爱,是因为它再现了流行乐一个消失了很久的追求——一首歌,不管从写作还是编制还是从现场表现上,都要大、有力、有格局有层次。就连创造这些作品的人,也得是人生的强者。

我们的流行乐偶像,曾经都是这样的强者,但这二十年时间,这种强者逐渐退场了,而我还在等待一首强壮的歌,希望听到有时代强度的情歌。

什么是歌曲里的“时代的强度”?从整个社会看待人生的方式来说,是对人生寄有理想,是默认它拥有被文艺作品升华、拔高的特权;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是视人生为重要的表达,是对创作怀有一种不寻常的敬畏;从聆听和传唱者的角度来说,是把音乐视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把人生当做情爱的参照、模板;从文本上,是倾向于将人生夸大、戏剧化、陌生化、神秘化,用“爱”“恨”“生”“死”“灵魂”“天涯”等标志性、色彩浓烈的词语,使情歌里的经验传奇化;从音乐构成上,则体现为郑重的编曲,以及有强度的音乐表达,在歌唱时,要悲郁、要呐喊、要声音紧绷高悬,务必将情绪推向顶峰。总之,在音乐的美学上,在一首歌的体积、重量和深度上,倾向于“大”“重”“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