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称将加大芯片研发支持 应对中国“芯”力量崛起

近日,据外媒报道,韩国工业部长表示,韩国政府将加大对大型研发项目的支持,以开发尖端(内存)芯片,应对竞争对手中国的迅速崛起。芯片目前是韩国最大的出口产品,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随着中国计划投入巨资刺激本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业界对韩国芯片行业前景的担忧开始升温。

不过,内存芯片的竞争白热化可能只是韩国在芯片领域竞争中的冰山一角。事实上,除了在传统芯片层面,AI芯片作为智能时代的重要底层架构,其重要性急剧提升,并已经进入不少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中。而在这一领域中国也在迅速崛起,正如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所说的,在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一直依赖进口的高端芯片,这是一代IT人心中永远的痛。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韩国称将加大芯片研发支持 应对中国“芯”力量崛起

因为中国虽然在传统芯片行业奋起直追,但在短时间内与国际巨头缩小差距仍然很难,而在 AI芯片这一全新的赛道上,中国更有机会掌握主导权。目前,国内以百度、阿里、腾讯、格力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巨头正在不断加码,缩小中国与其他优势国家在芯片领域的差距。今年4月,阿里达摩院宣布自研神经网络芯片Ali-NPU。此前,马化腾曾透露,腾讯欲借助资本、产业链的力量,介入芯片研发。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表示,打算投入500亿元人民币进行芯片研发。7月初,百度首次向外界公布了自研的AI芯片“昆仑”,这是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据了解,“昆仑”的“云端全功能”价值,既体现在对数据中心、公有云和无人车测试研发等场景的云端全场景覆盖,也包括了对于常见的开源深度学习算法之外的,大规模语音识别、搜索排序、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大规模推荐等具体场景的通用性适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