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此人为救赵国,率三千死士击退秦军,被封“侠义候”( 二 )

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是十分致命的打击 , 数十万大军近三年的对峙 , 耗尽了赵国的积蓄 , 一朝战败 , 赵军战死者加上被杀的降卒不下四十万 , 自“胡服骑射”以来积累的赵军精华几乎丧尽 , 这个自赵武灵王以来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 , 阻秦东出的山东屏障陡然衰落 。 幸运的是 , 此时的秦国将相失和 , 范雎因畏惧白起之功超过自己 , 劝说秦昭王放弃灭赵 , 同意赵国割地求和 , 给赵国带来了十分珍贵的喘息之机 。 秦赵罢兵之后 , 秦国名将白起再也没有回到战场 , 没了这柄悬顶利剑 , 对赵国来说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

秦国退兵以后 , 赵国君臣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拒绝割地于秦 。 蔺相如认为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 , 与其割地于秦 , 不如以合约中的六城为资 , 联络诸侯合纵攻秦 。 姑且不论这个决定对赵国来说是利是弊 , 单单这一份失败之后仍然保有的骨气就十分令人敬佩 。 当然 , 骨气总是要付出代价 , 被戏耍的秦昭襄王盛怒之下 , 举兵伐赵 , 大军直逼邯郸 , 意在一举灭亡赵国 。 长平之战余烬未熄 , 堪堪数月的和平再次被打破 , 秦赵之间再次发生了一场持续数年的旷世之战 , 史称邯郸之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