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预言在百年后屡屡实现,他下一个预言什么时候实现?( 四 )

但事实是 , 爱因斯坦并没有胡言乱语 , 他所预言的引力波及黑洞在百年之后得到了证实 。 2016年2月11号 , 科研团队首次观测到了引力波 。 3年过后 , 2019年4月10日 , 科研人员观察到了黑洞 。 这些事实有力证明 , 爱因斯坦所言不虚 , 他的超前预知能力让人佩服 。

确定了爱因斯坦预言的两大事物后 , 科研人员开始找寻爱因斯坦预言的第三个事物——虫洞 。 虫洞别称“爱因斯坦—罗森桥” , 也叫做“蛀孔” 。 为什么虫洞会被称作“爱因斯坦—罗森桥”?它与罗森有什么渊源?

科学资料记述到 , 虫洞其实是在1930年由爱因斯坦与罗森共同假设提出的 , 他们认为 , 虫洞宛如空间细管 , 其两端连接着不同时空 。 若能安全通过虫洞 , 事物或能从某一个时空跨入另一时空 。 另外 , 由于虫洞内部结构特殊 , 借助虫洞 , 事物或能拥有瞬间转移的神秘体验 。

那么 , 人体有可能顺利穿过虫洞 , 在虫洞的帮助下去往另一时空吗?科学家表示很难 。 根据霍金提出的“量子平行宇宙”定义进行推算 , 虫洞的尺寸需以“普朗克长度”为单位进行衡量 。 这里先说一下何为“普朗克长度” , 简单地理解 , “普朗克长度”代表的是宇宙内的最小有限长度 , 几乎没有事物的长度短于“普朗克长度” 。 据计算 , 虫洞的长度不过几十普朗克长度 , 仅凭肉眼我们根本无法观察到它 , 它比细菌还要细小得多 。 所以 , 想要穿越如此小洞 , 难度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