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人才资金稀缺竞争激烈,摆脱困境先得练好内功( 二 )

与其他几家主要的商业航天初创公司一道,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前后投身商业航天运载领域。

“从过去4年发展来看,每家企业选择的技术路线、发展途径都不太一样。”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龙在会上坦言,4年时间,对一家航天企业而言确实不长。毕竟航天企业的发展,需要面对技术、资本、市场、国家监管等多方面的考验。

除了初创企业,中国航天“国家队”也在关注商业航天。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子公司,其主要定位是做国际业务。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若飞在会上介绍,该公司在服务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在考虑国内市场,包括整箭发射和搭载发射业务。

其中一个新做法是统筹搭载发射机会。也就是说,在国内、国外发射任务中,根据年度或两年的发射计划,把剩余运载能力挑选出来,及时发布给潜在用户。“这是前几年没有做过的。”高若飞说。

终点确认 路径艰难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要寻求企业未来发展,在客户服务能力方面,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内功修炼好。”谈到面临的挑战,张龙强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