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属板料湿法研磨技术一瞥( 五 )

单体盘刷组合虽然从根本上消除了加工盲点并降低了研磨温度 , 同时也产生了伴生性的问题:单体小直径盘刷的单位时间研磨量显然小于大磨盘因而造成了倒角均匀度提升但锐边倒钝圆弧变小的悖论 , 夹持式送料消除了进料安全隐患却给微小工件的加工造成了不便 。

行星式盘刷组合研磨技术

这是发轫于世纪之交并日臻成熟的研磨技术:其结构是 , 若干(一般是三个)直径在100毫米以上的同向旋转的(自转)单体盘刷组成一个整体旋转的(公转)盘刷组 , 再由若干(通常是四组到八组)整体旋转且旋向相同的盘刷组构成一个行星式盘刷研磨组合 , 这个组合整体上实施对整个加工宽度内工件的研磨加工 。

每个单体盘刷可以同其他单体一起选择左旋或右旋旋转;每个盘刷组可以同其他盘刷组一起选择左旋或右旋做整体旋转 , 形成行星式平面转动模式 。 行星式盘刷组合作为一个整体采用下压式研磨的同时 , 还采取与进料方向垂直的整体摆动 , 摆幅和频率可控 。 这样一来 , 整体盘刷组合即工位的配置个数、盘刷及其组合的旋向和转速、盘刷研磨介质规格选择、盘刷组合整体下压幅度 , 以及盘刷组合整体的摆幅和频率等 , 构成了影响加工效果的最主要的参数集群 , 形成了这种新型研磨方式的最显著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