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刻——商业银行的180天( 二 )

同时,更多的银行加入到IPO的队伍当中。截至今年上半年,IPO排队的银行已经达到19家,加上30多家银行正在各地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构成A股IPO的拟上市银行“后备军”,其数量远超去年同期的规模。还有众多没有披露上市计划的中小银行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现在一些指标还有瑕疵,待这几年逐步完善后,规划目标也是上市。”河北一家城商行的董事长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监管“严”字当头

4月30日,是商业银行发布年度报告的截止日期,除了20家银行公告延迟披露年报外,绝大多数银行在之前或30日这天披露了2018年度报告。年报显示,很多银行都出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增收不增利。

以本溪银行为例,该行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20.43%;但净利润仅为0.31亿元,同比暴降72.77%。

为什么这些银行会出现营业收入增加而净利润下滑的背离现象?细看年报不难发现,这些银行在净利下滑的同时,不良一定是大幅上升的。像本溪银行,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14.1亿元,比期初增加11.54亿元,暴增450.78%,不良贷款率7.43%,比期初增长5.6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仅为44.26%,同比减少109.31个百分点,不但远低于120%-150%的监管要求,而且已经对该行不良贷款无法有效覆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