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文明互鉴的魅力”( 二 )

绒绣亦名绒线绣,即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绣制出来的工艺美术品。自20世纪40年代起,上海绒绣手工艺品开始崛起,以西洋绘画和摄影作品为蓝本,通过多种针法、技法表现,形成了上海绒绣这一独特绣艺,将中国刺绣艺术与西方美术有机融合。

布鲁塞尔市民弗朗索瓦说,欣赏这些绣品感觉就像是在看油画一样,作品中的大熊猫身上每一根绒毛都清晰可见,“中国非遗传承人的技艺真是不可思议”。“一幅绒绣作品要经过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完成,我打心里敬佩中国艺术家们。他们将西方艺术融入中国的工艺美术中,让我们感受到文明互鉴的魅力”。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葛译友表示,来宾从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工匠精神,感受到绒绣的美感与厚重,以及与欧洲的渊源。

为了全方位展示中国非遗作品,现场循环播放了两个电视片,介绍上海绒绣制作,并举办了“技艺背后的传承故事”讲座,非遗传承人还手把手教观众制作绒绣作品。

在老师的指导下,当地市民雷雅绣出了一排花边,她赶紧拍照留念,准备回去分享给朋友。“中国的很多非遗项目都很有趣,让人忍不住想试一试。”雷雅告诉采访人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