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老鼠"引发百亿供应链金融骗局 承兴水有多深?( 五 )

在罗静控制的上述3家上市公司中,博信股份是罗静最晚收入囊中的:2017年7月,苏州晟隽通过每股23元的价格、共15.02亿元,协议受让烜卓发展和朱凤廉股份后,成为上市公司博信的第一大股东,苏州晟隽实际控制人罗静亦成为博信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晟隽成立时间为2017年7月3日,其似乎是专为承接博信股份所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苏州晟隽是广东中诚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中诚实业”)的全资子公司,而广州承兴贸易有限公司和前述广州承兴为广东中诚实业的曾用名。而广州承兴,则是造成此次供应链金融黑洞的最重要主体之一。

苏州晟隽曾在回复上交所有关受让股份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时表示,收购资金中2亿元来自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剩余部分来自广州承兴的自有资金。根据披露,其时“广州承兴”营收为190.89亿元,应收账款为17.55亿元,总资产75.12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随时可以赎回变现的理财产品5.46亿元。

“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对资金需求巨大。”一位接近博信股份的人士介绍,“收购博信就需要动用15个亿,其中至少13个亿来自广州承兴,另外还有其他收购,资金链非常紧张,2017年罗静收购博信股份的资金来源一直被监管关注。”其认为,罗静之所以进行如此大规模供应链融资,“当时股市的低迷和高杠杆很可能是罗铤而走险的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