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孩子花销项目繁多收费高,家长热议“暑假不自由”( 四 )

此外,报告还指出,目前关于“孩子假期消费占家庭总消费的比重”,48.39%的家庭为20%-40%,20.97%的家庭为40%-60%。如此高的占比也让不少家长倍感压力,数据显示,有38.71%的家庭认为孩子假期消费对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压力”,30.65%的家庭则认为“有心理压力,怕孩子浪费了假期”。

对此,姚女士表示,作为工薪家庭确实没法像高收入家庭那样抚养孩子,“本身一到暑假时间上就不好安排,工作之余要多抽时间陪孩子,另外财务支出上也是捉襟见肘,没有消费能力让孩子遍地开花,想学什么学什么,最多也就选一到两样兴趣课,现在这种‘暑假不自由’现象真挺普遍的。”

家长应量力而行切忌盲目跟风如今暑期花销如此之多,是否意味着就一定有高回报?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各种高消费项目背后往往也存在一些消费陷阱,另一方面还应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家长们不要盲目跟风消费。

以火爆的游学为例,明德未来运营总经理蔡美玉告诉采访人员,游学较之旅游,需要具备更丰富的课程体系、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更完备的一站式服务逻辑,所以家长花的更多成本应该是课程研发费用、研学导师费用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才对孩子有用。但一位操作出境游的旅行社人士则向采访人员透露,目前游学市场存在大量误导性宣传,有些机构营销时宣称能为中国孩子提供与外国孩子同吃住同学习的本土夏令营,实际上是把孩子们聚集在一个租来的中学或大学的教室或宿舍中,由一个外教来给孩子们上课,再用少数时间带孩子在一些学校走马观花地参观一番。同时,一些机构利用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称,把一些科研中心、科技实验室等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资源,宣称为自己的独家资源,把在名校租场地找各种人搭建的“草台班子”,宣称为名校的本土夏令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