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学习苹果模式,小米投资芯原微电子,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华为?( 三 )


除了这三家巨头厂商外 , 小米、OV、摩托罗拉等等其他厂商虽然也有自己的技术研发 , 但大部分核心基础配件仍是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例如高通、英特尔) 。 小米逐步想将“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试图走上自研芯片之路 。

2014年小米投入大量资金静悄悄开了一家全资的子公司“松果电子” , 从零开始研发手机处理器;2017年2月小米宣布松果电子首款澎湃S1芯片正式发布 , 搭载S1芯片的手机产品小米5C也同时发布 , 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处理器能力的手机厂商 。

由于澎湃S1芯片工艺还是28nm , 相较高通、华为、联发科的芯片 , 小米的澎湃芯片的工艺和性能都较为落后 , 小米5C存在性能较低、电池耗电过快、极易发热等等问题 , 作为首款搭载澎湃S1芯片的小米5C销量惨淡 , 随后再也没有续作芯片的消息 。

据业内人士分析 , 小米之所以放缓澎湃芯片研发的脚步 , 主要是因为从零研发需要投入的时间教长 , 同时需要大量资金养着一大批科研人员 。 2018年财报显示 , 小米净利润仅86亿元 , 是无法像华为那样每年投入过千亿用于研发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