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红利消失、裂变玩法被打压,私域流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 三 )

同样的产品 , 先进社群再转化到个人号 , 还是先转化到个人号后续拉群 , 逻辑和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 前者多用于社群裂变 , 依靠社群起量 , 轻转化 。 后者多用于成交号 , 拉长周期培养用户信任感 。

今年是社群的大年 , 很多产品开始在社群内转化 , 尤其是高决策成本的产品 , 比如教育和保险类的产品 , 在社群设置好剧本(讲座开始—群内烘托—私聊话术—朋友圈配合等) , 转化率非常高 。

私域流量重点在复购和便宜流量

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很大的一个区分点 , 即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剥离 。 在公域的体系内 , 每次触达用户都需要花钱 。 比如搜索流量 。 但在私域里面 , 只要是自己的就流量可以N次触达 , 也就是提升复购率 。

回归到营收方面 , 私域的出现也证明了大家还是最重视流量 , 换一句话说 , 便宜的流量 。

要重新寻找便宜的流量 , 就是今年大家反复提到的“下沉市场” , 因为下沉市场有新的装机或者换机量大 , 而且这部分用户对一些常见的营销套路屏蔽感弱 。 下沉市场为何一直被低估 , 借用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的理解 , 之前媒体圈一直都是五环内的人 , 看的视角更多的是关注北上广深 ,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正在迸发巨大的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