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转战科创板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互联网巨头转战科创板 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互联网巨头转战科创板

插图:《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刘屹钫

《中国经济周刊》 采访人员 孙庭阳 | 北京报道

编辑:谢玮

编审:张伟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3期)

科创板开闸后,创投基金能够从二级市场减持,创投基金退出方式更加灵活。《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统计发现,截至7月8日,冲击科创板的公司达142家,而马云、雷军、马化腾和史玉柱等大咖旗下的创投基金均出现在股东名单中,或是早进入早埋伏,现在已经盈利数倍;或是突击入股,坐等上市后收割利润。科创板这一盛宴,他们并未缺席。

有资深股权投资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介绍,创投基金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主要有两种方式:认购新增股份或是受让老股东的股份,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新增股份会降低老股东的持股比例,摊薄收益,一般需要提高公司的估值才能获得老股东的同意;受让老股东股份,便利早期投资的股东及早收回投资。马云和雷军等大咖参与科创板公司上市前投资,既有受让老股,也有认购新增股份。

推荐阅读